回顾2021

@2022-2-1

在家里看孩子。今年1月中旬天津就开始闹疫情了,所以从中旬到过年都在天津,没有去北京。大姑大约是在1.25号启程回唐山,楚楚还要继续上班到过年,我便承担起了看孩子+上班的责任。实话说做的不是特别好,早上弄完早饭,基本就让这两个孩子自己呆着,等忙着差不多了再出去走走。中午回来炒两个菜,然后继续工作,老大就自己呆着,老二就睡觉了。等到下午差不多4点左右起来,闹腾一阵子,等我工作搞的差不多了,继续带他们出去遛遛,直到晚上他们妈回来。晚上吃完继续搞一阵子,然后上床睡觉。我自己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感觉对他们两个小的不是很好,一天大部分时间都窝在家里,可能在学校也是这样的吧。好处就是突然发现自己还能炒两个菜,花点时间的话,基本上还能给家里整个比较合理的饮食菜谱啥的,不用再为吃饭(吃什么东西)而发愁了。前两天弄个西红柿鸡蛋汤,觉得后放鸡蛋有点麻烦,直接连着炒西红柿最后的余热一起炒了,然后加水做汤,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感觉而不是指导规则来做饭。

过年这几天在家有点憋的慌,这两个小孩子在我身边走来走去,问这问那。整理了一下假期要做的事情:整理一下前段时间看的几篇文论;看完复旦大学王建德的《中西文化差异渊源》的视频;做完Leetcode最近一周赛事的题目;然后就是整理一下这个《回顾》系列。我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太喜欢写文字,可能喜欢用嘴说,不太喜欢键盘敲字,有点不太流畅的感觉:敲几个字,就要按几次回退键进行修正。要是能找到一种特别高效的输入法就好了,这样我可能会比较喜欢写作(在电脑上)。

今年大约4月份的时候终于从微软撤了,实在是待不下去。我任职的部分属于Bing QA Team,大部分工作就是帮业务团队设计一下质量体系工具:让他们的service利用offline traffic跑跑测试,看看success rate以及latency,以及做做output diff. 微软有套比较成熟的集群管理系统叫做autopilot, 东西是比较牛B,但是使用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或者说在容器化普及的现代来看),尤其是上了规模之后许多操作延迟都比较长。你不确定什么时候某个操作可以ready,必须不断地去客户端(非常复杂的客户端)上刷新查看,非常痛苦。而且Bing内部也在不断地迁移到Azure上面来,基本上需要熟悉两套复杂环境。从我的观察来看,Beijing Team基本上没有什么实质性工作,不知道是不是整个Bing就没有什么实质性工作。从上到下老板倒是比较鼓励Deep Dive去深入研究某个系统或者是组件,但是很难说学习是不是真的cost effective. 不是说这些东西做的不好,而是考虑这些组件的复杂程度,以及最后面学习到的内容,这个比例是不是真的足够高。总之我4月份从微软离开了,期间我基本上完成了mit分布式课程的材料,并且在离开前一个月阅读了一下liborc的代码,为入职StarRocks做准备。mit os课程只完成了了前面两节,compiler, database, comparch都没有看。不过后面花了一段时间把CMU DB Andy Pavlo的课程过了一遍,就算是完成了database的入门吧。

入职StarRocks的时候,产品还不叫做StarRocks,而是DorisDB。DorisDB是在10月份的时候改名叫做StarRocks的,当时受到了不少关注,当然都是负面性的。许多人认为DorisDB高调改名StarRocks,是为了碰瓷Apache Doris, 再次为自己做一次PR. 网上有很多讨论,其实许多人不知道真相,都是按照自己的猜测和臆断来写的,我也没啥好说的,因为这种争论不是基于事实而是立场。我一直觉得,只有StarRocks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发展,大家才会改变他们的看法。入职头几个月把CMU DB的课程都过了一遍,后面几个月也把Advanced Course也看了,都是草草看的,不能当真,后面真的做到这块的时候,还是需要回头来看的。在SR遇到了不少牛人,他们的牛是方方面面的不同维度的。我觉得只有这样看待同事/人才,才能真正地从他们身上挖掘到闪光点以及可以学习的地方。如果只盯着别人的缺点,按照佛家的说法,就是住了净相。在这里我学习到了不少东西,数据存储,执行引擎,查询优化,各种各样的,让我打开眼界。我是从执行引擎这块入手的,做了一些工作比如orc解析,global runtime filter, 高基数group by/count distinct优化,CTE复用以及最近做的hive on s3. 有点遗憾的是,我做的都比较杂,都是许多小点,没有机会把他们link在一起。组里面有很多这样的能人,他们对于系统理解更加深入,可以看到更大的picture, 也能做更加复杂和有挑战的事情。我今年35岁了,按照互联网公司的标准,属于被优化的年龄段了。不过我还希望自己能做些和技术相关的工作,做些有技术挑战的事情。非常感谢SR能够提供给我这个机会,让我这种中老年选手发光发热。

说到中老年,让我想起今年读的一本书《当我跑步时我在说些什么》,中间村上说到随着年龄增长,生命中会有越来越多的生活琐事需要自己应对。吴军也说过,30-40岁的人,必须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某些责任,不能再像刚毕业的学生。生活的琐事犹如给孩子选幼儿园,选小学,请阿姨带老二,这些很感谢楚楚同学搞好了许多大后方的事情。今年3月妈去了山西,楚楚请了一个阿姨,有很长的磨合期,后面8月份家里有事情也撤了。楚楚请大姑过来看老二,发现带的还挺好,也是因为老二比较皮实可爱,小区的人都非常喜欢他。11月中旬的时候,我和父亲回趟抚州,带着姑姑去看病,自己也帮着做了比较重大的决定。后面这种事情会越来越多的吧,自己要做好心理准备。老大准备上小学,老二准备上幼儿园,花更多的时间陪老大成长,可以的话夏天去些其他地方散散心。

既然生活上的琐事会越来越多,自己对于技术上就不做什么目标设定了,看工作需要吧。还要要做些设定,那就把mit OS以及comparch搞完把, 数据库看看sqlite或者是duckdb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