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阅读500本书
from 硅谷王川公号2020年合集
1/ 人们遇到棘手问题时,直觉反应往往是加大马力继续强攻,把自己搞得悲壮不已,但没啥用。从更高的视角看,大部分路径都是死胡同或者非最佳选择。可行的策略,应当是不带预设立场,不断增加和外界的信息连接,这样尽可能接近甚至参与全球最优解的生成。这实际上就是摩尔定律真正的发展规律。这个话题,可以参见我的老文章《王川: 为什么摩尔定律一直没死, 但人们还会继续预测摩尔定律要死》
2/ 冥思苦想一些问题,尤其是战略问题,如果觉得没有进展的话,最好的方法是多读书,这相当于自然而然的引入一些新的外在的变量,然后发现想不通的问题有可能在别的地方联通。更好的办法是读一会书,再去打打太极拳,一打拳,大脑一放松,不再专注某个狭隘的角度,很多清奇的想法就冒出来了。
3/ 大部分时间在做执行和重复度比较高的工作的人,没机会接触新人新思想,没时间去向外探索,因此很难获得这种愉悦感,这对身心健康有很大害处。
6/ 非理性大脑 (limbic system) 有时可以比理性大脑提前预测感知一些趋势。比如有时遇到困难,意识到前面的某个路被堵住了,还没完全想清楚的时候,这种焦虑就已经影响到自己的情绪,让人感到不舒服了。
7/ 反之,如果在读书中有新的发现,意识到未来增加了很多全新的选择,理性大脑还没完全梳理清楚这个逻辑的时候,非理性大脑已经开始庆祝,多巴胺爆表,大脑不由自主地充满喜悦。这是个可以不断重复的,很有意思的现象。
8/ 从自己感兴趣的书开始慢慢读,如果读了五到十分钟还不觉得有趣就放下,也许以后再回头来读。读着读着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认知慢慢螺旋式上升,像爬山一样,视野慢慢开阔,渐入佳境。读电子书做这种切换,比纸质书方便多了。
26/ 反思过去各种挫折的时候,意识到挫折的本质实际上不是努力不够,人不够聪明,而是信息不足。信息不足的时候,人们往往无法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短板,在于信息不足!信息不足,选择就很少。选择少,意味着费牛劲试图解决一个完全错误的问题,很长时间没啥进步,内心痛苦而愤怒。但以过去的物质条件,实际上很难突破这种信息不足的困境。而现在一切都变了,信息是海量的廉价的。就等着有心人去开拓。
27/ 没有通过读书读史建立的全局视角和跨越长时间的视角,凭个人经验总结的原因和方法论会有大问题。很多跨越十几年,二十几年或更长的历史经验教训,只能从书里面找到。尤其是那些短期局部,看上特别有道理有诱惑性欺骗性,但长期全局,可能造成重大的甚至毁灭性损失的陷阱。这种教训,如果要靠亲自吃亏去学来,那代价是无法承受的。
33/ 人如果一天不读新书接触新思想知识,大脑就会内卷化。这里内卷化可以理解为同样一些想法思绪毫无新意地翻来覆去,浪费能量,人毫无进步,偏执顽固而不自知。一个地方的人如果不向外探索,开辟大量新的物理空间,也会内卷化,大家在红海市场里痛苦地玩零和游戏。
34/ 内卷化世界的人爱装 b,把一些底层逻辑本来很简单的事情,云山雾海绕来绕去,讳莫如深。外卷化的世界,逻辑简单清晰,干柴烈火,大家都很忙,有很多活要干,有很多新的空间要去探索。
35/ 内卷化的世界,会把各种约束和习惯当成理所当然,而只有在引入外界变量和增量发生巨大改变后,才会意识到当初的习惯和思维,何等低级可笑。对内挖潜是有限的,向外建立新连接引入增量是无限的,甚至指数增长的。
36/ 人的焦虑,本质是是来自低维度的认知,以为某些障碍自己一定必须要努力跨过去,然后心急火燎。而多读大量多学科的书籍,可以不断低成本地发现新的维度,让自己轻松绕过一些单维度上的障碍。这个过程没有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