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Resty最佳实践/Lua
https://moonbingbing.gitbooks.io/openresty-best-practices/
1. Lua入门
在 Lua 实现中,Lua 字符串一般都会经历一个“内化”(intern)的过程,即两个完全一样的 Lua 字符串在 Lua 虚拟机中只会存储一份。每一个 Lua 字符串在创建时都会插入到 Lua 虚拟机内部的一个全局的哈希表中。 这意味着
- 创建相同的 Lua 字符串并不会引入新的动态内存分配操作,所以相对便宜(但仍有全局哈希表查询的开销),
- 内容相同的 Lua 字符串不会占用多份存储空间,
- 已经创建好的 Lua 字符串之间进行相等性比较时是 O(1) 时间度的开销,而不是通常见到的 O(n).
function foo() .. end 等价于 foo = funciton() .. end.
local function foo() .. end 则等价于 local foo = function () .. end
由于 Lua 字符串本质上是只读的,因此字符串连接运算符几乎总会创建一个新的(更大的)字符串。这意味着如果有很多这样的连接操作(比如在循环中使用 .. 来拼接最终结果),则性能损耗会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推荐使用 table 和 table.concat() 来进行很多字符串的拼接。
Lua 字符串总是由字节构成的。Lua 核心并不尝试理解具体的字符集编码(比如 GBK 和 UTF-8 这样的多字节字符编码)。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Lua 字符串内部用来标识各个组成字节的下标是从 1 开始的,这不同于像 C 和 Perl 这样的编程语言。这样数字符串位置的时候再也不用调整,对于非专业的开发者来说可能也是一个好事情,string.sub(str, 3, 7) 直接表示从第三个字符开始到第七个字符(含)为止的子串。
2. Lua高阶
Lua 上下文中应当严格避免使用自己定义的全局变量。可以使用一个 lj-releng 工具来扫描 Lua 代码,定位使用 Lua 全局变量的地方。lj-releng 的相关链接:https://github.com/openresty/openresty-devel-utils/blob/master/lj-releng
在 OpenResty 中,同时存在两套正则表达式规范:Lua 语言的规范和 ngx.re.* 的规范,即使您对 Lua 语言中的规范非常熟悉,我们仍不建议使用 Lua 中的正则表达式。一是因为 Lua 中正则表达式的性能并不如 ngx.re.* 中的正则表达式优秀;二是 Lua 中的正则表达式并不符合 POSIX 规范,而 ngx.re.* 中实现的是标准的 POSIX 规范,后者明显更具备通用性。
Lua 中的正则表达式与 Nginx 中的正则表达式相比,有 5% - 15% 的性能损失,而且 Lua 将表达式编译成 Pattern 之后,并不会将 Pattern 缓存,而是每此使用都重新编译一遍,潜在地降低了性能。ngx.re.* 中的正则表达式可以通过参数缓存编译过后的 Pattern,不会有类似的性能损失。
笔者写这章的时候,想起一个场景,我觉得两者之间重叠度很大。不幸的婚姻有千万种,可幸福的婚姻只有一种。糟糕的 module 有千万个错误,可好的 module 都一个样。我们真没必要尝试了解所有错误格式的不好,但是正确的格式就摆在那里,不懂就照搬,搬多了就有感觉了。起点的不同,可以让我们从一开始有正确的认知形态,少走弯路,多一些时间学习有价值的东西。
也许你要问,哪里有正确的 module 所有格式?先从 OpenResty 默认绑定的各种 lua-resty-* 代码开始熟悉吧,她就是我说的正确格式(注意:这里我用了一个女字旁的 她,看的出来我有多爱她了)。
LuaJIT 的运行时环境包括一个用手写汇编实现的 Lua 解释器和一个可以直接生成机器代码的 JIT 编译器。
Lua 代码在被执行之前总是会先被 lfn 成 LuaJIT 自己定义的字节码(Byte Code)。关于 LuaJIT 字节码的文档,可以参见:http://wiki.luajit.org/Bytecode-2.0 (这个文档描述的是 LuaJIT 2.0 的字节码,不过 2.1 里面的变化并不算太大)。
一开始的时候,Lua 字节码总是被 LuaJIT 的解释器解释执行。LuaJIT 的解释器会在执行字节码时同时记录一些运行时的统计信息,比如每个 Lua 函数调用入口的实际运行次数,还有每个 Lua 循环的实际执行次数。当这些次数超过某个预设的阈值时,便认为对应的 Lua 函数入口或者对应的 Lua 循环足够的“热”,这时便会触发 JIT 编译器开始工作。
JIT 编译器会从热函数的入口或者热循环的某个位置开始尝试编译对应的 Lua 代码路径。编译的过程是把 LuaJIT 字节码先转换成 LuaJIT 自己定义的中间码(IR),然后再生成针对目标体系结构的机器码(比如 x86_64 指令组成的机器码)。
如果当前 Lua 代码路径上的所有的操作都可以被 JIT 编译器顺利编译,则这条编译过的代码路径便被称为一个“trace”,在物理上对应一个 trace 类型的 GC 对象(即参与 Lua GC 的对象)。
你可以通过 ngx-lj-gc-objs 工具看到指定的 Nginx worker 进程里所有 trace 对象的一些基本的统计信息,见 https://github.com/openresty/stapxx#ngx-lj-gc-ob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