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培养(Intentional Parenting)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978468/

我们的目标是引导家长从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培养有心、用心、聪明且富有智慧的父母,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家长的积极意识,使他们对孩子的需求保持高度敏感,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始终与孩子保持强大的情感纽带。相反,假如家长一味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态度,那就很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父母也就变成了被动消极的个体,很难做到防患于未然了。

其实,作为父亲的我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一年之中有四五次和孩子们认真交流,问问他们,我这个爸爸当得怎么样。每次问及孩子们的看法时,我总会有些紧张,谁也不知道孩子嘴巴里会冒出什么样的话来,总之我提这个问题就害怕,可是又真的想知道答案。通常我会问以下3个问题: “你最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做的是什么呢?” “你觉得爸爸妈妈还可以为你做点什么别的吗?” “你觉得爸爸妈妈不应该做哪些事呢?或者说,他们应该采取什么不同的方式呢?”

在这方面,家长们总会有五花八门的疑问,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情感,或者发表千奇百怪的意见,而且往往会纠结于管教孩子的“方法”,而不是真正关心管教孩子的“目的”。要记住,管教孩子的初衷是为了教育、改善和保护孩子,目的是引导他们,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如果管教孩子是出于爱孩子,那么我们在管教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应该是爱,而不是愤怒;管教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伤害或者羞辱孩子。

父母能陪伴女儿、倾听她的诉说,这当然很重要,但是如果父母主动提出了建议,就会给女儿一种暗示,让女儿觉得自己在父母眼里不够聪明、不够强壮或者缺乏创意,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难。

有些男孩子在学习上需要特别的帮助。当前,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体制强调的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要求学生静下来听从教导,而这恰恰不是男孩子的强项。学校教育对于男孩子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战。如果一个男孩学习比较吃力或者跟不上,父母千万不要急于下结论。许多父母在无意识或出于好心的情况下,往往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让儿子觉得,要是父母不能长期给予帮助甚至进行干预,那么他就不能顺利完成学业。典型的包办型父母就是在儿子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在桌子旁边逗留徘徊,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告诉儿子:“你这孩子既不聪明,做事又没有头绪和方法,而且也不自觉,没法独立完成作业。”其实,更为理想的做法是离孩子远一点儿,让他自己完成作业,父母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做饭、算账单、回电子邮件,等等),这样,万一孩子有哪个地方卡壳了,父母也可以回答孩子的问题或者提供帮助。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不要代劳或者敦促完成作业,因为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自理能力强的学习者。

人活着就会有痛苦,每个人都会经历。孩子们也会经历痛苦,而且有时候孩子受苦,父母更是痛在心里。一个人只要做了父母,就不再可能若无其事、无动于衷了。我的意思不是说父母凡事都要挂在脸上,而是说父母都应该是有血有肉的人。孩子的存在会给父母创造无尽的喜悦,也会带来没完没了的苦痛。如果做父母的在自己周围筑起一道高墙,将自己和各种情感隔绝开来,最终割断的其实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纽带。

父母可以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孩子做错了事感到沮丧呢,还是本来就比较心烦,因为人们常常把这两种情绪搞混淆。

一个人要有极大的耐心,才能看清近处的事物。说准确一点,近处的事物,家长们往往只能看清楚一部分,例如孩子发脾气、对父母不礼貌、见啥要啥,等等,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的行为表现,而非他们的本性,可是你又恰恰对他们的行为表现做出了反应。所以孩子情绪过激时,家长也很情绪化,这种情绪本质上是一种气急败坏,不是充满激情的耐心。

如果父母自己的童年过得艰难,将心比心,如今的孩子过得也肯定不容易。我就经常告诉来访的年轻人,即便像脚趾头踢到了硬东西这样的小事,只要这件事让他们感到痛了,也能说明它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孩子们所经历的情感、所承受的压力都是真实且有意义的,不管源头是什么。记住,做父母的小时候也有过这些经历,回想过去可以帮助父母理解孩子,体谅孩子对生活的感受。

可是反过来看,坚持原则的确会给孩子创造一种安全感,让他们感觉生活有依靠、不动摇,不会有虚无缥缈的感觉。儿童最需要的往往是可预见性,可以说,孩提时代的通病正是焦虑感和不安全感,所以可预测性和坚持原则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和其他儿童一样,十几岁的青少年也渴望始终如一的环境,尽管他们常常将这种渴望深藏在心底。总之,孩子需要家长坚持原则,这样才有机会改正错误,提升自我价值。

制造乐趣。条件允许的话,父母可以把打扫卫生当作游戏或测试来做。男孩子特别喜欢有时间限制的测试,女孩子则倾向于有点波折的游戏,最好是和她们所了解的知识背景结合起来,比如说:“仙女们要来打扫你的房间了,可是她们需要你的帮助,你的鞋子太重了,她们拿不动……”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因为家务劳动是否分配“公平”而争吵,父母可以把他们组成一个团队,每个成员都分配给单独的任务。

家长不能屈服于孩子哭闹。即便是话还说不完整的幼儿也都已经学会了哭闹的艺术,而且往往在进入少年、甚至青春期之后还常会哭闹。做家长的千万不能屈服。如果孩子哭闹,父母可以这样对他们说:“好好说话我就听,哭闹的孩子我可不会理睬啊。”孩子越是哭闹,父母越是不要理睬,而且要坚持。一旦孩子明白哭闹不起任何作用,他就会自动停止。

不能答应孩子在睡觉问题上讨价还价。给孩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睡前完成规定动作,而且要持之以恒,孩子知道自己每天要干嘛,就会觉得比较安全。如果孩子讨价还价,父母千万不能顺从。可以给孩子两个选择,比如“你是想过5分钟再上床睡觉,还是现在就去”,或者说,“想让我给你讲个故事,还是唱首歌呢”。孩子有了选择就等于有了控制时间的感觉,就不会感到惊惶和害怕了。做完规定动作后父母应该立即离开孩子房间,同时告诉孩子10分钟以后会回来检查他的情况。孩子应该学会自己平静下来后入睡,否则,父母一旦让步,就会给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惯,以后许多年都很难改掉。

充实感是成长为一个善于交流的家长的重要环节。父母感觉自己的生活充实,孩子就会明白,爸爸妈妈已经长大成人,不再把他们当作精神寄托,于是就能拥有一种自由感,回归孩子的天性。

其实,更为实际的做法是早作打算,从当上父母的那一天起,就应该重点考虑这一点了。具体的做法包括:父母接电话时,让孩子在一旁安静地等候,不准孩子插嘴或者打扰父母;父母可以单独出去和朋友吃饭,给孩子做出榜样,让他们明白友谊对健康有好处,让人身心愉快;父母应该出去约会,让孩子知道,父母始终把稳定的婚姻关系放在首位;单亲家庭的父母也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需要出去参加一些活动,需要恋爱,为自己充电。总而言之,父母的这些做法都会成为孩子未来学习的榜样。

真正的鼓励不是一种需要掌握的技能,而是一种展露在外的修养,只有那些对孩子保持足够的敏感和爱的人才能拥有。 歌德说过:“有错必纠是对的,但鼓励他人上进的效果更好。”

当然,父母有时会自然而然地鼓励孩子几句,可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要自始至终地鼓励孩子真是做不到,好像人一旦做了父母以后,鼓励就变了味道似的,总是和各种各样的想法、情感搅和在一起。为什么呢?因为朝夕相处之后,父母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看在眼里,好处坏处尽收眼底,孩子哪些地方做得不够的,父母总觉得有责任提个醒,逼一逼孩子;换句话说,父母总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常常自然而然地苛求孩子。

还有一些恐惧藏得更深,潜伏在孩子内心的最深处,在连孩子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影响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左右他们的世界观甚至信仰。所以说,孩子需要的是明察秋毫的父母,做父母的不仅要仔细倾听,还要仔细观察孩子平时的举动,去发现其中可能隐藏的恐惧。

和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聊天很有意思,因为同样是父母,和青少年的父母比较起来,他们却有着明显的区别。孩子越小,父母脸上流露出来的希望和信心显得越多,感觉周围的事情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还能经常讲讲家里孩子们的一些趣事,比如当戴维讲到男孩儿们仰着小脸,想把玻璃珠子顶在鼻子上的时候,家长们都会意地笑了。

这个时期的家长有一个普遍感受:孩子不听家长说话,我做什么孩子都不喜欢。问儿子在学校过得如何,儿子连头都不抬:“妈,我还有功课要做呢。”叫女儿吃饭吧,女儿却说:“事儿还没做完呢。”至于“谢谢”两个字,仿佛与孩子无缘。总之,这时候的孩子,懒得和父母说话,甚至很少正眼看父母一眼,更别说喜欢爸爸妈妈了。

做亲子教育的人(包括我们)经常会强调一点,就是父母在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时,一定要有的放矢、有备而来。实践中的确如此,不过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说话要注意分寸,父母不论说什么,孩子们都是能听进去的,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即使也就仅限于头几句。所以,父母想说话就得有分量,要让孩子参与到交流中来,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对于某个问题是如何考虑的,最重要的是明白父母其实是能够影响青春期的孩子的,即便孩子的脸上没有任何反应。

青春期的孩子可以说朋友一大堆,可是父母只有一对,所以要是父母一门心思地想做孩子的“哥们儿”,那么他们可能失去的不仅是孩子的尊重,还会有孩子的安全感。说实话,我一直认为孩子若想学会自尊自重,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安全感,二是有人欣赏。后者我们在上面已讨论过,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安全感,它意味着孩子心里清楚,跟自己比较起来,爸爸妈妈是更为强壮的人。

不要惧怕扮演家长的角色,青春期的孩子喜欢父母也好,不喜欢父母也好,多半都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焦虑所致,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没有多大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和青春期的结束,孩子们自然会回过神来,父母也会因为自己的稳重和强势而获得孩子的尊重。

大家不要低估孩子,别看他们小小年纪,其实早就学会了跟大人斗智斗勇。大大小小的孩子私底下都曾告诉我:“我爸妈只会吼我,光打雷不下雨。”有些孩子还悄悄对我说:“我知道的,爸妈惩罚我的时候,只要我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他们就拿我没办法了。”有些孩子甚至这样说:“我爸妈整天都在罚我,不过都是蜻蜓点水罢了,没一个是坚持到底的。” 所以说,不管多大年龄的孩子,都会看父母的脸色行事。他们知道,即使父母把电视机搬走,只要他们做出满不在乎的样子,那么要不了多久,父母就会改换别的惩罚方式,而电视机还会回来的,他们又能享受快乐时光了。装模作样可是孩子们的一大本领,目的就是骗过父母,逃脱惩罚,所以持之以恒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所以说,孩子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忍耐,做事能老练、不幼稚,不管何时都心怀希望,我想这是爸爸妈妈们都希望的吧。当然了,谁都希望生活能一帆风顺、远离困难,可养过孩子的人心里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孩子成长的路上,谁都免不了磕磕绊绊,受伤失落也好,被排斥、遭到朋友背叛也好,都是生活中的常事,就连孩子自己出点儿毛病,也是不足为怪的事情。

尤金·彼得森就曾说过:“做父母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暴露自己的懦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世人展示长大成人的实质—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生。” 懦弱似乎是父母、特别是有信仰的父母的大敌,因为在常人眼里,做父母的“理应是”强壮的人,有自制力,凡事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内心充满恐惧,想要掌控未来,渴望一切皆有保证,甚至凡事都要往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发展,所有这些都掩盖和压抑了父母身上的懦弱。懦弱即意味着放手,意味着失去保证,意味着顺其自然,凡事都不要苛求。 可是如何才能做到呢?打开天窗说句亮话吧—只要是人,就都是懦弱的,即便是那些在旁人眼里坚强、虔诚、有自制力的家长们。其实大家跟我一样,心里都明白,我们都是懦弱的人,逞强是行不通的,这也是孩子渴望从父母身上得到的。

心灵纯洁的父母懂得,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奏,急是急不来的—该说话时自然应当说话,该沉默时则应当保持沉默,该教导孩子的时候不要迟疑,该让孩子自己动手探索时则不要插手。心灵纯洁的父母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的天性,知晓孩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换句话说,两位家长都会在必要的时候,把自由和责任逐步交还给孩子,一次一点点,同时静观其变。如果孩子的责任感加强了,下一步就给他们更多一点自由,这样循序渐进地交还,不可一蹴而就。 万一(或者说假如)两个小伙子又搞砸了,父母可以把先前的过程重复一次,一直到他们真正懂事为止。有些孩子懂事早一些,有些孩子懂事晚一些,所以等待的过程往往是比较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