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做研究的经验 - 田渊栋

天下什么样的观点都有,但有用的思路并不多。做研究是要分析,哪些思路能拧成 一股绳,哪些其实本质上相互矛盾,哪些需要妥协甚至放弃,哪些则是毫不动摇的 真理。把这些整理出来变成协调一致的理论,才能算是有了成果。要做到这个,是 需要有长久的积累功夫的。思路要系统化理论化,把每天想到的都放在一个大背景 和大框架下,时常拿出来反复思量推敲,慢慢地去粗存精,取本舍末,才能见别人 所未见。发别人所未发。

以我的经验,做任何工作,全神贯注是最好的选择,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随意在 不同任务间切换所需要的代价是非常大的。同时做两件事情所需的时间,是先后或 者分别做两件事情所花时间的两倍不止,并且更麻烦的是工作质量不高。试想下花 十五分钟的写的破烂程序,却要花几个小时去调试它,还不如花三十分钟精工细作 来得有效。我见过有同时做很多任务,也做得很好的人。但我自己觉得不是那块材 料,还是老老实实地一件一件做完。

借通信的术语来说,大脑不擅长频分复用(同时干多件事),但很擅长时分复用( 每次干一件事)。大脑更像激光而不是日光,要么不打开,一打开就在纸上烧洞的 。所以牛人们虽然平日里谈笑风生,但都有大脑周期性抽风的症状,这不是病,而 是大脑集中力的体现。真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把战线无限延长,虽说没功劳也 有苦劳,但效率如何很难讲,至少我是做不到高效率的。

读别人的文章,首先读到的是它的思路它的贡献,细节往往放在最后讲,这样显得 条理清晰,逻辑清楚,论证有据。但真实做研究则截然不同,往往是先找到正确的 细节,然后推广而成理论;先有乱七八糟但管用的方法,然后回头整理,扮一副堂 皇的样子出来见人。事实上,就如同哲学理论不能解决任何具体问题一样,一个不 为特定问题量身定做的理论,直接拿过来管用的概率是很小的。若是它真的管用( 比如说深度学习),那么一定是有未被发现的深刻逻辑隐藏其中。因此,读的时候 ,不要被文章中的各种卖点迷惑住,通过思考,通过重复别人的实验,想方设法找 出其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才是明路。

实验科学要怎么办呢?以我这半年在谷歌的经验,虽然要解决的问题截然不同,但 同样要遵循上述原则。一方面在已有解法上小修小补,找到能让效果更好的管用小 设计,让自己至少出点活有绩效,这时,细节决定成败;另一方面则要推翻现在的 解法,从大方向出发,思考现在手头做的是不是有长远意义,能否解决长远问题,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应该尽早开始做正确的事情。后者传统上来说是项目经 理要负责的,但是若是自己能提前想到,那效率会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