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t Settle for Eventual: Scalable Causal Consistency for Wide-Area Storage with COPS
https://pdos.csail.mit.edu/6.824/papers/cops.pdf
这篇文章给出了一种一致性模型的实现。在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模型有两个极端,强一致性以及最终一致性。在这个光谱中存在着众多的和实现紧密相关的一致性模型,这些模型通常是根据业务场景而特别定制的。但是在这个光谱中,一种叫做causal consistency的模型,这个模型强调因果联系。可以举一个场景来讲述这种模型的作用:在社交网站上,用于上传一张照片返回一个photoId, 然后将这个照片加入到自己的相册中,实现就是asddToList(albumId, photoId). 对于应用开发者而言,当访问到albumId并且看到photoId的时候,肯定会认为通过photoId可以拿到照片。但是如果这个分布式系统是最终一致性的话,那么可能得到null的结果。这是因为不同key之间的replication order其实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是对于albumId和photoId这两个不同的key而言,它们被replicated到其他机器上的先后顺序是完全随机的。而casual consitency模型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关键在于,找到在read/write期间key之间的先后顺序,以此来决定replication order. 在causual consistency的基础上,在引入一个convergent conflict handling,就是这篇文章说的casual+ consistency.
怎么定义causual关系呢?文章给出了定义,分为三个部分:a) 在一个执行线程里面,如果A发生在B之前,那么A->B b) 如果A是写key操作,而B是读key操作并且使用到了A写入的值,那么A->B. c) 基于前面两点的传递性。什么叫做convergent conflict handling呢?就是这个handler要满足交换性和结合性,说白了就是无论你给出的conflict items顺序如何,使用同一个handler去处理得到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最典型的就是last-write-win, 为了实现这点,就可以在metadata上增加key/value的更新时间,不一定是clock time,也可以是lamport logical time.
文章给出了两个系统,COPS(Clustering of Order-Preserving Servers)和COPS-GT,后者是前者的升级版本。COPS-GT里面有个接口 `get_trans(keys)`, 它确保返回的keys对应的值完全满足因果性,并且它的开销也不大,在local dc上最多发起两次local read. 下图是COPS/GT的架构图,client通常都是在local dc上发起read/write的,然后dc之间是async replicated的。为了确保返回的keys对应的值之间满足因果性,在调用 `get_by_version` 的时候,内部是会有个 `dep_check` 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检查因果依赖是否已经满足,如果没有满足的话就会一直block操作。
通过client API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是怎么preserve order的。COPS/GT有下面几个API:
- createContext() -> ctx_id / deleteContext(ctx_id)
- put(ctx_id, key, value)
- get(ctx_id, key) -> value [COPS]
- get_trans(ctx_id, keys) -> values [COPS/GT]
也就是说,每当client需要发起一个事务的话,需要创建context. 在context中会维护好orders/deps. 在context要维护什么信息呢?下图或许可以说明
在同一个execution thread里面,如果v6发生在t2, u1之后,那么它就依赖于t2, u1.同理z4依赖于几乎所有变量(All Deps). 不过在实际实现中,我们只需要存储离z4最近的几个deps就行,也就是nearest deps. 因为只要满足了nearest deps,那么all deps就可以满足了。这里的deps不仅仅是key, 还包括对应的version. dep = <key, version>
Client API是上面那样,但是内部接口只有两个:
- put_after(key, value, [deps], nearest) -> version. 对于COPS来说只需要传入nearest_deps就行,这个只在写入时候dep_check时候有用。但是对于COPS-GT来说,除了nearest_deps,deps也需要因为这个值需要被一起写入key-value中,因为这个deps在 `get_trans` 的时候需要被使用。
- get_by_version(key, version=LATEST) -> (value, version, deps). 取某个版本的key的值,返回结果还包括deps.
关于 `get_trans` 的实现可以看文章里面的伪代码,实现不难理解,以及为什么最多两个local reads也不难理解。注意这里说最多两次,我的理解是大部分一次应该就满足,两次的情况发生在第一次读的时候期间某些keys发生了更新,这个时候才需要二次读,相当于事务冲突。
COPS-GT在存储上overhead会比较大,一个key需要存储多个版本,并且每个版本里面还带上了deps. 为了尽量减少这个overhead, 所以需要不断地进行GC,删除某些已经没有用的版本。至于删除的依据,就是要确保 `get_trans` 可以被正确实现。COPS/COPS-GT在context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all deps也会比较多,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满,也可以将某些deps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