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

偶尔想到一种教娃历史的方法,念叨一下。

我小时候常见的历史普及读物,例如《上下五千年》等,是先告诉孩子历史上有多少个朝代,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然后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讲过去。例如武王伐纣,三家分晋,秦始皇统一六国,大泽乡起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安史之乱,黄袍加身……重点在于历史大事,尤其是政治事件。

这样讲的好处,就是先给孩子头脑中建立一个框架,类似正史中的“本纪”,提纲挈领,大框架一搭,然后向里面填充东西,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当时看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些事件,和我一个小孩子到底有什么关系?比如玄武门之变是唐代历史的一件大事,讲唐代必讲的。然而这种政治斗争,是不是小孩子能理解的?是不是他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二王八司马,王安石变法,也是重要的历史大事,但这是不是他必须懂的呢?

这种框架的历史读物,还会给人一个印象,好像中国历史都是在打仗、政变,没有几天太平日子。而把社会的细节忽视了。

中学历史,也是这样一个讲法,搞得很乏味,以政治史为主,古代史一堆事件,现代史一堆会议,找不到学下去的理由(不知今天中学生怎么讲了)。所以坚决选择了理工科。直到后来,看了社会史、思想史、文化史、历史地理等内容,发现历史不仅仅是打打杀杀,改朝换代,升官罢官,才又对历史渐渐有了兴趣。

所以我想,如果他未来不是从事历史专业研究的话,可不可以用这样反向的步骤:

第一步还是告诉孩子朝代,但这是一个背景,让他对历史上的各种事件、现象、物件有一个清晰的时间坐标系。

第二步,先不讲重大政治事件,先从身边的日常生活讲起,也就是所谓“人伦日用”(大部分属于社会史的内容)。你有爸爸妈妈,古代的家庭是什么样的,管爸爸叫什么,管妈妈叫什么。你平常吃饭,喝水,古人是怎么吃饭喝水的。古代小朋友是怎么上学的。现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各种实物,网上可以查到各种直观的图片,这可以让孩子对古代人的生活琐屑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因为是从身边生活出发的,所以才容易培养起兴趣。也就是说,他学到的,是他需要的,感兴趣的。

第三步,能听进历史的孩子,必然也能接受地理。这时候就教以自然地理和历史地理:你现在住的地方,比如北京,明代叫什么,宋代叫什么,战国时期叫什么。你隔壁小朋友爸爸妈妈是从山东来的,山东过去叫什么,齐鲁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很自然地就把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秦晋之好等历史大事融入了。这就在孩子心中建立起一个空间坐标系。有条件的话,带着他自驾几次。XY轴一建立,就很清楚了。

第四步,在这个坐标系里,方可讲一些历史大事,历史人物。但也应该和孩子有直接关系或者偏重自然:你背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作者,家住这里,他走去长安需要多久。你眼前这条黄河,历史上改了许多次道。每一次改道,都会带来重大的影响。

第五步,因为有了自然知识,就带着孩子参加一点社会实践。比如下地劳动,体验下收割,体验下织布,告诉他,古代农民每年要交多少粮食,交多少布匹,为什么要交?国家为什么需要这些?怎么交?通过什么渠道,为什么后来又不用交了。你前几天看到的京杭大运河,是干什么用的?你去过的积水潭,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要有农历,为什么要有二十四节气。你在博物馆里看到了银锭子,为什么要花这种东西?为什么会有丝绸之路?

第六步,就可以讲军事事件了。匈奴为什么要入侵,宋辽、宋金为什么要打仗。背后的动力是什么?

第七步,政治斗争,放在最后讲。谁杀了谁即位,谁升官谁被贬,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件事而已。讲到这一步,他对历史有了许多干货,所以理解起来就不会蹈空。

另外,文学艺术、思想,可以打散了分在各步骤里。例如第六步讲到安史之乱就插入杜甫,第五步讲到劳动就插入杨万里。

这一套步骤只是今天随便想的,并没有实践,主旨就是从小到大,见微知著,贴近生活。我觉得这样可能对提升孩子学历史的兴趣更有作用。